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术科研 > 学术交流 > 正文

名师创作教学系列讲座(第五季):人物画的修行与心法

【来源:威廉希尔williamhill | 发布日期:2025-03-18 】

为了进一步丰富书画专业员工的学术素养,提高艺术创作水平,威廉希尔williamhill于2025年3月12日晚7点举办了题为《人物画的修行与心法》的学术讲座。此次讲座特别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、一级美术师苏睿教授,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人物画创作与艺术修养的精彩分享。

讲座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A12-105教室举行,现场座无虚席。学术主持方正老师首先介绍了苏睿教授的学术背景,并简要介绍了他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、博士生导师的成就。苏教授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还担任重庆大学艺术公司外聘教授、研究生导师,并多次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,作品被中国美术馆、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学术机构与美术馆收藏。随后,苏教授为在场的师生详细讲解了人物画创作的精髓与心法,强调艺术创作不仅是技术的表达,更是思想与精神的体现。

讲座内容回顾

在讲座中,苏睿教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性及其内涵。首先,他强调人物画不仅依赖于技法,更需要融入思想与精神的深度。他提到:“艺术不仅是一门技术,更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体现,这比单纯的技法更为重要。”他进一步解释,艺术创作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,而是随着个人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,艺术作品也会因此呈现不同的层次。

接着,苏教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、道家和禅宗思想,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些哲学思想提升艺术创作的境界。他特别提到,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外在形式,更在于背后的思想性与哲理性。例如,他引用魏晋时期的历史典故,讲述了王子猷和王子敬的故事,强调了在艺术创作中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。他还通过苏东坡的《赤壁赋》探讨了“达观开阔”的人生哲理,鼓励员工在艺术创作中保持淡定心态,不急功近利。

在讲座的最后部分,苏教授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“心法”与“修行”对于艺术家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。他提到:“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不仅需要技术的提升,更需要思想和精神的修炼。”他鼓励在座的员工通过不断修炼内心,提升艺术的境界,创造出更加深刻和有内涵的作品,用积极的心态体验艺术人生。

互动环节

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,花鸟方向的员工戴俊宇向苏教授提问,询问如何在人物画创作中平衡人物的神态、情感与图像构成之间的关系。苏教授耐心地进行了详细解答,他引用了杜甫的诗句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解释了花鸟山水与人物画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方式。他强调,人物画创作中通过细节的刻画,如眼神、姿态等,可以非常有效地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,同时需要注意图像构成的和谐性。

结语

讲座最后,苏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,并鼓励大家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人物画创作。通过与员工的互动,苏教授为大家指明了未来创作的方向,并激励同学们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。

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和积极的互动中圆满落幕,大家对人物画创作的技术和思想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。